CN |EN

现有折叠椅安全性改进分析

发布时间:2021-12-22  浏览量:1928
附图说明
图1是一种折叠椅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;
图2是一种折叠椅的实施例一的拆解状态的结构示意图;
图3是一种折叠椅的实施例一将支杆拔起时的的结构示意图;
图4是一种折叠椅的实施例一的展开状态的局部结构示意图;
图5是一种折叠椅的实施例一的折叠过程中的局部结构示意图;
图6是一种折叠椅的实施例一的折叠状态的局部结构示意图。
图中:1、斜撑机构,2、联动机构,3、斜撑杆,4、底架杆,5、联动杆,6、第一连接件,7、第三连接件,8、直立杆,9、连接杆,10、对折件,11、第四连接件,12、坐垫,13、支杆,14、吊带,15、第五连接件,16、第二连接件,17、防脱扣,18、脚盘。
如图1~图6所示,提供了一种自锁式折叠椅的实施例,包括两个镜像对称的斜撑机构1和连接在两个斜撑机构1之间的联动机构2,斜撑机构1包括两个镜像对称的斜撑杆3和两个镜像对称的底架杆4,联动机构2包括两个相互交叉并且铰接的联动杆5,两个斜撑杆3的上端和一个联动杆5的上端铰接于第一连接件6,两个斜撑杆3的下端分别和两个底架杆4的第一端部铰接,两个底架杆4的第二端部铰接在第三连接件7上,自锁式折叠椅还包括两个镜像对称的直立杆8,第一连接件6滑动设置在直立杆8上,使第一连接件6在移动过程中能够通过直立杆8进行导向;
两个联动杆5的下端分别与两个连接杆9铰接,两个连接杆9的第一端部通过对折件10铰接,,此实施例中,联动杆5的下端铰接于第四连接件11连接杆,直立杆8的下端铰接在连接杆9的靠近第二端部的部位,第四连接件11固定在连接杆9上位于对折件10和直立杆8之间的部位,直立杆8的下端与第三连接件7固定连接。当两个连接杆9展开后,两个连接杆9相互连接,,使连接杆9能够对直立杆8进行稳固支撑,避免两个直立杆8相互靠近,当需要折叠连接杆9时,只需向对折件10施加垂直于杆向的作用力,即实现连接杆9的对折。
当斜撑机构1处于折叠状态时为菱形结构,第一连接件6位于菱形结构的顶端,第三连接件7位于菱形结构的底端,当斜撑机构1展开时,第一连接件6下移,使两个斜撑杆3向外展开,此时菱形结构变为三角形结构,两个底架杆4形成三角形结构的底边,两个底架杆4位于同一平面内且具有夹角,使底架杆4能够形成一个稳定的底座,两个斜撑杆3形成三角形结构的两侧边,第一连接件6位于三角形结构的顶端。
自锁式折叠椅还包括压紧机构和坐垫12,当自锁式折叠椅展开并且坐垫12承载重物时,例如用户坐在坐垫12上,压紧机构用于将坐垫12所受重力传递至第一连接件6。此实施例中,压紧机构包括两个支杆13,两个支杆13分别支撑在坐垫12的两侧,坐垫12的两侧连接有吊带14,支杆13通过第五连接件15与吊带14连接并且支撑住吊带14; 
直立杆8插入支杆13中并且支杆13能够沿着直立杆8移动,直立杆8与支杆13采用插接的方式,使直立杆8与支杆13间的连接更加稳固,提升了自锁式折叠椅的结构强度,当自锁式折叠椅展开并且坐垫12承受重物时,支杆13通过吊带14对坐垫12进行支撑,支杆13的底部压紧第一连接件6,将坐垫12所受重力传递至第一连接件6,使展开的自锁式折叠椅较为稳定。在对自锁式折叠椅进行收叠时,将坐垫12移开使支杆13与第一连接件6分离,再对两个直立杆8施力,使两个直立杆8以及两个第一连接件6相互靠近,即可完成折叠动作,还包括防脱扣17和锁销,防脱扣17和锁销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一连接件上,即其中一个第一连接件上设置防脱扣17,另一个连接件17上设置与防脱扣17配合的锁销,当两个第一连接件6靠近后,通过防脱扣17将两个第一连接件6锁定在一起,完成折叠动作。
此实施例中,斜撑机构还包括第二连接件16和脚盘18,脚盘18固定在斜撑杆3的下端,第二连接件16固定在底架杆4的第一端部,斜撑杆3的靠近下端的部位与第二连接件16铰接,当自锁式折叠椅展开时,脚盘18的底部端面能够与地面贴合对展开的自锁式折叠椅进行支撑。
还提供了一种自锁式折叠椅的实施例二,它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:直立杆8上设置有卡扣,支杆13通过卡扣与直立杆8连接,支杆13能够在卡扣中移动,卡扣的设置同样可以使支杆13与直立杆8能够稳定连接在一起,当自锁式折叠椅展开并且坐垫12承受重物时,支杆13的底部压紧第一连接件6。
n3

版权所有 © 常州侨裕旅游用品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. 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》编号: 苏ICP备05024048号          微信图片_20250328093121 苏公网安备32040402000749号